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近现代 >>
清代 >>
明代 >>
元代 >>
宋代 >>
五代 >>
唐代 >>
名家合集 >>
近代 [2]
清代 [10]
明代 [9]
元代 [0]
宋代 [10]
五代 [0]
唐代 [0]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明代陈淳花鸟画合集 全66幅 高分辨率JPG国画图片
陈淳花鸟画合集
价      格:45.80
30天售出:8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840M jpg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陈淳花鸟画合集》是电子版图片(电子图片大部分是JPG格式,少部分为TIFF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自动弹出百度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来放大临摹或欣赏)

陈淳花鸟画合集目录:
Mt8海棠国画
采莲图卷
仿米友仁云山图
红梨诗画卷
花卉册
花卉卷(残)
花卉扇面(TIF)
花卉图册
花卉图卷
画牡丹
葵石图
洛阳春色图
落笔烟云图
梅花水仙图(TIF)
茉莉图
墨笔山水图
牡丹花卉图(TIF)
瓶荷写生图
秋塘花鸭图
山茶花图
山茶水仙图轴
设色花卉
书画合卷
书画图立轴
桃花坞页
烟树板桥图
昼锦堂卷
紫薇村页
紫薇扇面(TIF)
山水图卷(TIF)
Mt8海棠国画
129-1.jpgMt8海棠国画
 
 
129.jpg
 
 
125.jpgMt8海棠国画
 
126.jpg
 
 
 
陈淳简介:
Mt8海棠国画
陈淳(1483一1544)生活于十五世纪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四十年代的苏州,他并不长寿的六十二年,横跨了明代中叶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代王朝。
Mt8海棠国画
陈淳生长的苏州,春秋阖闾时为吴国都城,故称“吴门”。明代时,苏州府统领一州七县,即太仓州和吴县、长洲县、昆山县、吴江县、常熟县、嘉定具、崇明县。北枕长江,西傍太湖,又为运河所贯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景色宜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谣,说明其地富甲天下。早在宋代,苏州就已经是全国的米仓之一,到了明代,其经济优势格外突出,除了丰产米粮之外,植桑、养蚕、缫丝、织造业大大发展起来,成了全国的中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加上运河交通运输的便利,更促成了这一地区商业贸易的兴盛。陈淳出生的那个时期,苏州已经成为南方第一经济大城了。
Mt8海棠国画
苏州地区历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就绘画而言,更是名家辈出的地方。《吴门画史》载有历代画家一千二百余名,《明画录》也记有该地丹青高手一百五十余人。这里是许多元代著名画家,如赵孟额、柯九思、黄公望、王蒙、倪瓒等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不但留下了为数甚多的墨迹,同时扎下了深厚的文人画根基。明代初期,尽管经历了战乱又面临新的苛政,但该地的文化艺术优势并没有丧失。许多造诣甚深的文人画家,绝意仕进,寄情书画,接受并保留了元人的传统,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了发展。其中较著名的有王绂、徐贲、夏昶、赵原、杜琼、刘珏,以及陈汝言一门(陈汝秩、陈继、陈宽)和沈良琛一门(沈澄、沈贞、沈恒)篆,他们通过父子、师生或亲友的关系,衣钵相传,造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到了明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手工业市场发展所造成的优异条件,便进一步酝酿和促成了苏州地区艺术新纪元的到来。
Mt8海棠国画
“吴门画派”的兴起,终于翻开了苏州绘画史上最为灿烂的一页,同时开启了明代绘画的新风貌。
Mt8海棠国画
“吴门画派”,是指明代中期,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中心,所发展形成的文人画派。其主要组成人员是沈周、文征明及其子侄,学生。同时享名于苏州的“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仇英,因师承、画风的不同,并不属于此派。
Mt8海棠国画
吴门画派的成员,大都是文人,除沈周、文征明外,著名者尚有文彭、文嘉、文伯仁、陈淳、陆治、钱谷、王谷祥、陆师道、周天球、居节、朱朗等。其中,相当多的人曾经入仕,有的则终身过着隐居或半隐居的生活。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精通诗文书画。文征明、文彭、文嘉、陈淳、陆治等皆有诗文集行世。“吴门画派”实际上是一个文人的集团。
Mt8海棠国画
吴派的创始人,或日鼻祖是沈周,而实际形成派别的首领是文征明。他们的艺术风貌和成就,直接影响着吴门画坛、画派,当然也影响着作为吴门画派一员的陈淳,故有必要作一介绍。
Mt8海棠国画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更号白石翁。他是沈良琛的曾孙、沈恒的儿子。幼即从学于陈宽,后复学于杜琼。所以他是沈、陈两个苏州书画世家的直接承继者。其曾祖良琛与王蒙友善,祖父澄精鉴富藏,父恒、伯父贞均擅绘事。沈周是在这种浓厚的文人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就确定了他的基础、修养和追求,同时影响到文征明和整个吴门派。
Mt8海棠国画
沈周的绘画渊源主要来自“元四家”,上溯董源和巨然。早年偏于王蒙,中年兼取黄公望,晚期则多师吴镇。风格有粗、细两种,细笔一路略似王蒙,粗体多取吴镇和倪瓒。浑朴苍润是他的特色,早年苍中带秀,晚年苍而且老,老而且润。这种风格,既承继了元人“平淡天真”的幽逸,又加入了朴拙的情和苍老的力,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奠定了“吴门画派”的基础。
Mt8海棠国画
沈周同时还是花鸟写意的高手,他的花鸟作品,貌似平淡,却有深厚的意趣,有别于前人,启发了后人,开拓了文人写意的新体。
Mt8海棠国画
文征明(1470一1559年)初名壁,后以字行,又改字征仲,号衡山。是沈周的学生,诗文书画皆长,其山水风格亦有粗细两种,世称“粗文”和“细文”。“粗文”取法沈周和吴镇;“细文”得于赵孟顺及王蒙。他的山水画总带有一些生拙味,即使在较为放逸的“粗文”中,生拙和文秀交融在一起。“细文”甚至带有天真的稚气,还有朴拙的装饰味。他的这些情趣,都淡淡的隐藏在雅穆的气息中。文征明的艺术风貌,因有合于当时文人士大夫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致,而备受赞誉。
Mt8海棠国画
陈淳生长在地灵人杰的吴门,且在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他的祖父陈璃(1440一1506)曾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同郡名人王鏊、吴宽及沈周等过从甚密,并颇多书画收藏。他的父亲陈钥(1464一1516)是陈璃的次子,与文征明私交极厚。陈淳“既为父祖所钟爱,时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从之游,涵揉磨琢,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籀、画、诗减臻其妙,称入室弟子”(张寰作《白阳先生墓志铭》)。所以,陈淳与文征明的关系,既是世交,又是师生,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陈淳的祖父陈璃,与沈周关系既密,而其去世时,陈淳已二十三岁,其间,陈淳与沈周有所接触是必然的。加上沈、文的师生关系,陈淳与沈周的关系也是世交和祖生的双重关系。
Mt8海棠国画
由于家庭的和师承的特殊关系,以及他出众的才华,青年时期的陈淳,备受师长的青睐和同辈的赞赏。这一情况,可以从他的传世作品上得到印证:陈淳三十二岁所作《湖石花卉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有自题七绝一首,又有祝允明、唐寅、邢愿、口舜四家所和七绝及文征明所题五绝。一个扇面,有限的面积,画余部分几乎被诗句题满,题者皆名家,且多为师长。陈氏的被宠,是显而易见的。陈淳四十一岁前后所作的《合欢葵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尾部有王守、文征明、徐霖、蔡羽、王谷祥、王宠、文伯仁、文彭、文嘉、周天球等二十五家题跋,这是另一个例子。在文征明的《甫田集》里,载有为数不少与陈淳有关的诗,记载了他们泛舟、同游、宴饮、唱和的情景,这些,大约都是陈氏二三十岁时的情况。陈淳追随着文征明,在他的关照下,在他的圈子里活动。陈淳三十四岁(1516)时遭丧父之痛,据张寰作陈道复墓志铭记载:“洎自正术公(陈钥)卒,哀毁过礼,既免丧,意尚玄虚,厌尘俗,不屑亲家人事,租税逋负,多所蠲免,而关石簿钥略不皆省,日惟焚香隐儿,读书玩古,高人胜士,游与笔砚,从容文酒而己。”由丧父而引发的对于尘俗的看破,使他对玄学产生兴趣,生活上也开始放纵,甚至于饮酒狎妓。这样,他与生活和治学均严谨的老师文征明渐渐离开了。
Mt8海棠国画
性格上的不同,作画观点上的差异是主观方面的,再加上客观上陈氏北游太学数年、文氏北上任翰林待诏数年,使他们相隔多年不得会面交流,疏远就自然形成了。陈淳与其师疏远的时期,正好为他的个性和画笔得以自由放任提供了机会。今天当我们看到他四十余岁的作品时,即可知,他已经跳出了文征明的窠白。陈淳淡泊功名,南归后的他,寄情湖山,以诗、书、画为乐。“平生自有山林寄,富贵功名非我事;竹杖与芒鞋,随吾处处埋”(“菩萨蛮”词句,见《白阳集》),这就是他的情性所在。渐渐地,他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白阳山、五湖田舍是他晚年长时间居住的地方。
Mt8海棠国画
陈淳与文征明及其子弟的交往,并没有中断。笔者在陈淳“甲辰春日”所作《“观物之生”花卉卷》(无锡博物馆藏,见彩图)卷后看到文征明的一段跋语:“道复游余门,遂擅出兰之誉。观其所作四时杂花,种种皆有生意。所谓路约点染,而意态自足,诚可爱也。”甲辰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即陈淳之卒年。此卷应是其最后期的作品了。文氏当年已是七十五岁老人。他作跋时陈淳是否尚在,因未落年款而不可知。从所跋语气猜测,似陈淳还在。那么,这短短的跋语,就是对陈淳的最后评价了。跋中文氏明白地告诉读者:陈淳“游余门”有“出蓝之誉”。可见他对陈淳时誉的认可。
Mt8海棠国画
这里,我们不妨把吴门派主要画家作-一分析。
Mt8海棠国画
(一)以山水为主的,文嘉、文伯仁、钱谷、陆师道、居节等,皆传文征明衣钵。或偏简秀,或重细密,或在粗细之间,总在文氏体系之中取法,故相互间颇多近似处。这大约算是吴门派的主流,其实是“文派”。
Mt8海棠国画
(二)以书为主,兼涉绘事者,如文彭、周天球等。书法极类文征明,文彭兼擅墨竹,周天球喜作兰草,亦取法征明。
Mt8海棠国画
(三)王谷祥以写生花卉为主,虽学其师,已有变化,然仍在规矩中,且作品甚少,未能成大气候。
(四)山水、花卉二者皆长者,陈淳、陆治二人。陆以山水为多,陈则偏重于花卉。陆以峭秀之笔为山水,斟酌于宋元诸家,不同于文氏,陈则略取“粗文”,参合“二米”自成一格。二者花卉,亦各具特色,不为师长所囿。故吴门派中沈文之后卓然而立者,应推陈、陆二家。二家中,陆治于后世影响,逊于陈淳。“青藤、白阳”的并称,应是写意花卉画一个新天地的象征。

 Mt8海棠国画

免责申明:
海棠国画仅提供国画爱好者欣赏临摹学习的平台,《陈淳花鸟画合集》仅用于分享传统文化、学习和交流!海棠国画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陈淳花鸟画合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