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孙克弘花鸟绘画合集 全28幅 国画高清JPG图片
价 格:¥23.80
30天售出:8 件
商品详情
注意:《明 孙克弘 花鸟画合集》是电子版图片(电子图片大部分是JPG格式,少部分为TIFF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自动弹出百度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来放大临摹或欣赏) ![]() 明 孙克弘 花鸟画合集目录:
梅竹扇面
耄耋图
花卉图长卷
百花图长卷
盆兰轴
玉堂芝兰图
解谷清芬图
盆花册页(金瘦仙藏本)8开
墨竹图
销闲清课图
花鸟册九开
孤屿飞涛图
达摩渡江图
花卉画册芙蓉
![]() ![]() ![]() ![]() ![]() 孙克弘简介:
孙克弘(1532一1610),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孙承恩是正德六年(1511)进士,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并曾在典试钦点了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王世贞等人才。作为文官,孙承恩虽没有书画作品留世,但他确是华亭显赫的士大夫,鉴赏古物、品题书画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趣。孙承恩年过五十而得幼子克弘,甚为宠爱,再加上他少年聪颖,子承父荫,一度官至汉阳知府。可惜好景不长,隆庆年间,在高拱人阁、徐阶辞官之际,孙克弘因高徐党争,遭受诬陷诋毁以至罢官。隆庆六年(1572),尽管高拱再次邀请他入仕为官,而此时孙克弘早已厌倦官场的险恶,婉言谢绝,在家读书画画,过着一种理想的文人闲居生活。 在华亭,孙克弘继承了父亲所购置的郊区别墅,故宅重建,规模逐渐扩大,园内有“勒有堂”、“敦复堂”、“东皋雪堂”、“听雨轩”等景点。对于东郭草堂这座孙家园冶,孙克弘曾作诗,来描绘他于此处怡人的生活: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请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庭有堂,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发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故务巢安,如鱼在水,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我所好,尽在我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于其间。我们知道,孙克弘号雪居居士,可见他是一名佛教信徒,这种隐逸恬淡的生活背后有着佛家的空灵与安宁,这也许是他官场失意后的慰藉。
归隐后的孙克弘和他的东郭草堂以及雪蓬、白龙潭成了当时松江文人雅士、艺术家与古董商喜欢往来的地方。老友陈继儒曾评价他“好客之癖,闻于江东,履禁如云,谈笑生风,坐上酒尊,老而不空”。在这些人中,有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陈继儒、董其昌、莫是龙、顾正谊、宋旭等。他们甚至经常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今上海博物馆藏《春花图》卷后有莫是龙的题跋,故宫博物院藏《花卉册页》后有陈继儒的题跋…
画史发展到晚明,可以看到明中叶以来以沈周、文徽明为核心的吴门绘画逐渐走向衰微,对此,李日华曾感慨:“近日书画二事,吴中极衰,不能复振者。盖缘业此者以代力穑,而居此者视如藏贾,士大夫则瞠目不知为何事,是其末世而不救者也。”代之而起的是松江画派。孙克弘、莫是龙与顾正谊可以称得上隆庆万历年间松江画派的先贤。莫是龙著有《画说》,顾正谊是董其昌的老师,他们在绘画理论及实践上为其后董其昌的堰起奠定了基础,孙克弘是松江重要的藏书家,有宋本数种。藏书家朱大韶去世后,其“横经阁”所藏之书散出后,大多为其所得。他还收藏有春秋战国期间的石鼓文拓片(现归于故宫博物院收藏)、元大德刻本《宣和画谱》等,编写了《古今石刻碑帖目》和《备考古今石刻碑帖目》。他的藏书印有“汉阳太守”、“雪居道人”、“孙克弘允执雪居书画印”、“汉阳郡长”等。除此之外,孙克弘还是重要的全能型书画家。
他的书法从现存作品来看,行书、隶书居多,《松江府志》中称他“正书仿宋仲温,工隶篆八分书”。《文窗清贡图》上的小篆,《玉堂兰石图》上的隶书,《芸窗清玩图》上的小楷,《花卉册页》上的行书,可以看出他书法面貌的多样。孙克弘正是通过宋旭,向上追溯赵孟颍、“二王”书风。扎实的书法功底,为绘画创作提供了基础,郭若虚言:“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故爱宾称唯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董其昌在分析前人笔法时,曾总结道:“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销耳。宋人院体皆用圆皴,北苑独稍纵,故为一小变。倪云林、黄子久、王叔明皆从北苑起祖,故皆有侧笔,云林其尤著也。”
孙克弘绝对是一个诗、书、画、印兼善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品类涉猎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谢庭薰《娄县志》提及孙克弘,称他“少敏慧博涉群书,气度萧远,有晋人风,书画入逸品”。他的人物画远宗梁楷,近学戴进、吴伟,《佩文斋书画谱》中称其“时写人物,兼带梁楷”,传世有宁波天一阁所藏《达摩渡江图》、上海文物商店所藏《鱼篮观音图》;他的山水画兼南北二宗,既有马夏风格的作品,亦有仿高克恭、米氏云山风格面貌的,这类作品,从石头的皴法及树木的表现来看,受吴门画家影响颇深,特别是文微明、钱谷、陆治的作品,传世的有上海博物馆藏《海日初生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仿高房山山水轴》等;而孙克弘最为出色且卓有成就的作品是他的花鸟画,同时也有大量的作品留世,他的花鸟画远宗徐熙、赵昌,近法沈周、陆治,有勾勒、写意两种面貌,与同时代的周之冕画风接近,晚年摒弃一切,仅写墨梅,超逸脱俗。
清代张庚言:“花鸟有三派:一为钩染,一为没骨,一为写意。钩染黄筌法也,没骨徐熙法也。后世多学黄筌,若元赵子昂、王若水,明吕纪最称好手,周之冕略兼徐氏法,所调钩花点叶是也。”钩花点叶派是指明代中、后期的文人花鸟画流派,代表画家有陈淳、孙克弘和周之冕等。他们将吴门写意山水的笔墨成就扩展到花鸟画上,以随意之笔草草双钩花叶,或用没骨涂写枝干、禽鸟等,表现出清新雅洁的艺术格调。
作为一个文人画家,孙克弘十分偏爱梅兰竹菊四君子主题,所绘墨竹有元人气息。此外孙克弘还以画朱竹出名,同乡陆树声曾评价他:做明遗风。画史记载,晚年孙克弘,只花梅花,他的梅花喜用枯笔作枝干,淡墨双钩花瓣,然后再以浓墨点蕊,风韵高逸。这类四君子图也许寄托了画家作为一个文人的风骨与桀整不驯。
除此之外,孙克弘在题材上也喜欢表现蔬果、花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朴素之物,在他笔下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与其他花鸟画家一样,孙克弘在创作时也极其重视写生,徐沁在《明画录》中指出:“写生有两派,大都右徐熙、易元吉而小左黄筌、赵昌,正以人巧不敌天真耳。有明惟沈启南、陈复甫、孙雪居辈,追踪徐、易。”而关于他作品的设色,朱谋要认为:“(孙克弘)折纸卷册,朱绿精丽,皆是赝本。其嫡笔则用枯老之笔行干作花,或着色或水墨,皆极古淡自然雅品。”这些内容对我们把握孙克弘的风格面貌以及辨别其作品真伪,提供了材料。
这套册页,精选了孙克弘部分作品,它们分别是上海博物馆藏《花鸟图册》,首都博物馆藏《芸窗清玩图册》,辽宁省博物馆藏《花卉图册》,首都博物馆藏《写生花卉蔬果图册》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百花图册》。这些作品以时令花卉、珍禽、蔬果、盆景、花瓶、文房清供等入画,设色或隽秀淡雅、或浓郁古朴,用笔有疏朗有细谨,无疑使孙克弘日常生活的情态跃然纸上。孙克弘之后,董其昌的倔起,特别是董其昌南北宗理论提出之后,松江画坛盛行的是南宗山水画,鲜有承继前人而又自成一格的花鸟画家。稍晚于他的陈继儒,虽擅画梅花,但陈的作品与孙克弘面貌不同,而真正能够传其衣钵(特别是花鸟画)的画家当属武林蓝瑛及其弟子陈洪绶。 免责申明:
海棠国画仅提供国画爱好者欣赏临摹学习的平台,《明 孙克弘 花鸟画合集》仅用于分享传统文化、学习和交流!海棠国画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明 孙克弘 花鸟画合集》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